10.15984/j.cnki.1005-9512.2022.03.009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法定婚龄调整
作为法律按意思自治对待不加干预而交由当事人自主决定的最低年龄,法定婚龄反映多种法益的需要.我国法定婚龄是"晚婚晚育"政策的法律表达,其基于人口膨胀之事实,实质是通过延长婚育周期达到抑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社会老龄化不仅意味着长寿化,更意味着少子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通过变革婚育制度刺激生育,以改变失衡的人口结构.为此,应修改法定婚龄制度,降低允结婚年龄.法定婚龄的确定,应结合老龄化进程、历史传统、行为能力制度、教育制度与学制、民众接受程度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
人口老龄化、法定婚龄、晚婚晚育、积极老龄化
DF551(民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ZDA157
202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