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外"剩余损失"之合理分配——以权衡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体系为视角
工伤保险重在维持生存保障,其保险给付大多不足以弥补工伤职工的全部损害,剩余部分到底由谁负担,已成现实困扰.医药目录外的救治费用即是典型一例.此时,保险给付之有限性(保险人免责)不可简单等同于投保人(雇主)责任之限定或免除.后者之免除可能及免除程度,必须以国情为基础,综合考量:先谨慎评估保险给付所能达到的保障程度,剩余损害之宏观比例及填补需求,同时权衡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之体系、价值定位,再以此为基础理清民法"补充"的存在必要、存在形式及作用范围,最终找出它与保险给付相结合、相衔接的适当角度与适当方法.以我国国情来看,应当以保守补充模式为参考,优先保障工伤保险制度之核心地位,同时以民事赔偿弥补其不足,并通过归责原则、举证责任等手段,合理控制其"补充"维度,把握劳资之间的倾斜角度与利益平衡.
工伤保险、民事赔偿、雇主豁免、安全照顾义务、保守补充模式
DF478(经济法、财政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BFX195
2021-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47-160,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