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迟延的合同解除规则释论
针对主给付义务的履行迟延,符合我国《民法典》第563条第1款第3项、第4项的构成要件即可解除合同.符合我国《民法典》第563条第1款第3项之情形,直接落入“主要债务”的文义射程.合同解除法上的广义附随义务囊括了传统“债法上之义务群”中的狭义的附随义务与从给付义务,只有迟延履行广义附随义务不符合合同目的,方落入“主要债务”的射程,此时需将“主要债务”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在履行迟延中,应将我国《民法典》第563条第1款第4项作目的性限缩解释,并可采用类推适用违约损害赔偿的可预见性规则予以适用.就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之判断,以公式来表明,即为“重大违约(需结合个案判断)+并非债务人订约时不可预见或不可认识(当事人主观标准十理性人标准)=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预见性的判断时点为合同订立时.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举证责任原则上由主张根本违约之一方当事人负担,但在如合同已明定给付日期等无争议之重要事项之场合,当事人无需负担举证责任.履行迟延中的合同解除权之发生不以债务人的可归责性为必要.在解释上,应当认为我国《民法典》第563条第1款第3项适用于非定期行为,我国《民法典》第563条第1款第4项适用于定期行为.关于相对的定期行为之成立,除有“履行期日严守”要件之外,还须结合合同目的予以判断.
履行迟延、主要债务、合同解除、定期行为、非定期行为、合同目的、民法典
DF525(民法)
2021-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