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治理模式":中国治水体系中的基层水利自治——基于"深度中国调查"的事实总结
治水作为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 在中国的国家产生和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国家治水体系是双层治理体系:一是政府主导的国家治水, 主要是大江大河的治理;二是当事人的自我治理, 主要是日常生产用水的治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稻作区, 历史久远且范围广泛的稻作区治水事实却一直被忽略, 甚至被既有的理论遮蔽.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发现, 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国家治水不同, 稻作区内用水当事人在小块水田经营上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依赖性和共同性, 不但形成了多层级多样式的自愿的联合, 而且通过自我决策、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水利自治, 塑造了行之有效的"稻田治理模式".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权关系、统治形式, 广大范围的稻田治理模式, 因此成为政府主导治水的有益补充, 与政府主导治水共同构成了中国双层治水体系, 共同浇灌了中华文明, 形成了双向国家治理结构.
稻田治理模式、自愿联合、水利自治、中国经验
D616;S27;F323.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BZZ044
2018-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