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群體與人的存在——孟荀人禽之辨比較
人禽之辨是儒家的重要論題,從其創始人孔子開始,儒家即開啓了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孟子、荀子沿着孔子仁禮合一之學的思路將人禽之辨的問題引向了深入:孟子的人禽之辨以仁學觀念為基,以性善論來說明内在於人的道德情感和意識,進而確認人的道德性存在,將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定位為通過存養擴充善心的道德修養工夫,過上一種道德的生活;荀子的人禽之辨以禮學觀念為本,他先通過群論來確認了人的群體性(社會性)存在,又通過性惡論說明了人也有同於禽獸之性(動物性)的一面,若任由其自然發展會導致群體失序的惡果,在此基礎上,荀子提出了"禮"的制度規範建構的問題,將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定位為通過接受"禮"的規範和約束,過上一種合群的生活.
孟子、荀子、人禽之辨、德性、群體
B2(中国哲学)
為山東省泰山學者工程;山東省濟寧市尼山學者工程、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儒學事件研究;曲阜師範大學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課題君子人格及其教育涵養研究階段性成果
2023-0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