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御注及其在相關注本中的流衍
御注《老子》是老學文獻中的一個獨特系列.梁武帝、梁簡文帝、梁元帝、周文帝御注《老子》已佚,但從《經典釋文》等文獻中仍可輯出梁武帝、梁簡文帝御注部分材料,武帝父子之御注在唐初仍頗行於世,具有較大影響力.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御注(御定)《老子》多側重該書對於人君理國理身的功利價值,前後呈現出一定的繼承性.圍繞唐玄宗、宋徽宗御注,產生了《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十卷)、强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四卷)、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江澂《道德真經疏義》、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道德真經集注釋文》等衍生注本,對御注起到發明、補充、匡正的作用,有些本子還摻入了較多疏解者個人儒家化、道教化的思想内容.此外,御注還通過各類《老子》集注的徵引、廣頒天下刻石傳抄等方式不斷流衍,這可以從現存唐玄宗注疏的各類石經、敦煌寫本等得到證明.御注《老子》及其衍生注本雖整體缺乏一流作品,但却具有鮮明的群體性,在多重因素綜合推動下,其對於非文獻層面的民衆文化塑造具有强烈的導向和示範作用.
《老子》、御注、流衍
B21(古代哲学)
爲國家社科基金19ZDA244
2023-05-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