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清代《大學》西譯的漢學詮釋——以辜鴻銘的《大學》之道爲主
自明代耶穌會士羅明堅翻譯的《大學》於1593年在羅馬刊印,《大學》成爲西方最早通過儒學文獻理解和詮釋中華的開始,傳教士也企圖通過詮釋儒學進入原來中華影響的東亞和南海諸國,從東西方思想對話發展傳教大業.可是,自西方世界16世紀以降對於《大學》的認識,經歷了從天主教傳教士的諸種拉丁文譯本,到基督新教興起、近代西方民族國家意識形成過程中,接二連三出現的各種西方語言譯本,在在反映出西方世界不同時代有過不同人物解釋中華的不同立場.如斯歷史經驗,結合着清代中葉以後西方殖民發展與主導大衆意識形態,逐漸落實爲西方在東方的話語優勢,帶出漢學話語權通過翻譯落入他人之手的問題.尤其南洋華人生活于他人典章制度之下,儒學漸成邊陲經驗,一再產生根據西方認知嫁接的自身文化印象.由此歷史脈絡去討論當代重新發現的辜鴻銘1915年《大學》英譯本.辜鴻銘《大學》英譯傾向當代翻譯學理論所謂"歸化法",棄學者型翻譯而采用文學型翻譯,甚至要采用自己認爲最適當的表述,不按朱熹改本《大學》或其他古代版本去自行調整章節,引用西方思想人物解釋《大學》,也同時要讓西人意識到中華對西方的理解,實可感受他本身從西方學術回歸中華的誠心,印證他迫切解決三百餘年國際儒學話語權的旁落.而辜鴻銘長期遲疑其《大學》英譯的正式刊行,應是要慎重處理心目中代表儒學思維高度的《大學》之道,以冀扭轉之前三百餘年漢學西譯的歷史困局.
傳教士、儒學、話語權、理雅格、馬修·阿諾德、"異化法"和"歸化法"
B2(中国哲学)
2023-05-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3页
2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