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542.2024.05.010
社会劳动过程视角下生产力增速的测算:对全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批判性拓展
全劳动生产率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要的生产力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不同,全劳动生产率是将生产过程看成一个以广泛的分工为特征的社会劳动过程而形成的生产力概念.基于相对剩余生产模型,可以用相对剩余生产率(RSP)来实现对全劳动生产率有经济涵义的社会加总,进而利用全劳动分工矩阵的结构分解,测算全球生产分工条件下世界整体及各主要经济体的生产力增速.基于WIOD数据的RSP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国(不含港澳台)的RSP年均值为5%,远高于世界平均的2.35%,美国则为0.36%.对比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RSP变化基本一致,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则与RSP变化发生背离,这暗示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多地反映其通过市场势力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结果,而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主要来自物质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全劳动生产率、剩余、全球价值链
15
F062.9;F270;F114.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CJL003
2024-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7页
16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