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542.2018.06.017
虚拟经济的自我循环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基于美国1947-2015年投入产出数据
本文依据虚拟经济理论,分析了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及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理,通过构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三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分离了虚拟经济中的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虚拟经济,在此基础上,测度虚拟经济中自我循环的总量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量;考察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别对就业、税收和投资等的宏观经济影响.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的基本部门是金融和房地产,其自我循环指在金融和房地产内部以自行增殖为目的的、脱离以实体经济为价值决定的虚拟资本的独立化运行.实证检验发现:美国虚拟经济自我循环规模膨胀显著,对自身的关联性高企,而对以制造业为主的第Ⅰ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渐弱,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Ⅱ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持稳.虚拟经济对经济总体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呈反向变化,与之相对,第Ⅰ类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感应度明显减弱,第Ⅱ类实体经济则相对平稳.另外,基于增加值结构的宏观效应表明,虚拟经济投资引力和税赋压力优于实体经济,但带动就业的效果有限.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自我循环、关联性、宏观经济效应
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政策和制度研究——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数量关系的视角》13&ZD018;教育部2011南开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成果
2019-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3页
15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