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与情感再造:互联网的情感空间治理
在当下的互联网书写中,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群体性情感表达已然缺位.群体化情感表达流变与离散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空间取代现实空间、海量文本堆积,以及情绪化文本泡沫挤占了群体化情感表述的空间.情绪化文本的产生与社交媒体发展对于传统话语形式的改造不无关联,个体表达的小微化、碎片化是情绪化话语大量生产的形式要素.这些情绪话语文本在事实上形成了多重维度的情绪消费,对社会文化心理环境与社会文化形态产生诸多的影响,并成为一种现实的破坏力.解决群体性情感回归问题的核心在于主流媒体应强化社会群体情感价值引领;在强化对机构自媒体管控的基础上推进其回归理性共识;提升个人自媒体情感洞察力与情感抽象能力,实现个人书写表达的情感共识与情感再造.
网络传播、互联网治理、情绪消费、情感再造
53
G212(新闻学、新闻事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1978-2018”项目编号:18XFW00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传播话语体系变迁研究1919-2018”项目编号:18ZD315
2020-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