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视野下“兴”与古代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
正如章学诚所言,后世之文“其源多出于《诗》教”.中国山水诗的产生与发展也是一个受到诗教影响的漫长的过程,其主因不能简单地归于南北朝时期道家、玄学的作用.这一点,学界长期以来有所忽略或未给予重视.而“兴”为诗人之情与外物关系的内在纽带,它源于先民早期的生存哲学,后来成为诗教的核心要素之一,并随诗教的变化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带上了时代的特色,使诗歌中的山水呈现出多样的意蕴.与“兴”的作用相关,山水诗也呈现出一些稳定的特征,比如重意的传达而不重视对自然物象细节的摹写,强烈的现实指向,以及温柔敦厚、意在言外、重意象、重神轻形等.由此项研究我们可更深入地认识山水诗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兴”的关键作用,以及诗教传统对文学艺术的深刻影响.
兴、山水诗、诗教、审美文化
52
I207.22
2020-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