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效率与选择:基于中国土地制度演进路径的动态考察
借鉴奥利弗·E.威廉姆森工作组织制度的比较框架,构建10个经济效率指标,对建国初期的土地私有制、合作化时期的人民公社、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种土地制度进行二元细化比较,结果表明,土地集体经营下的部分激励属性得分优于土地私有制和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私有制的效率最高.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所有制框架内经营方式的改革,但本质上可视为赋予个体完备权益的一种过渡.因此,土地制度是沿着土地交易效率高、生产创新能力强、组织经营抗风险能力强的方向发展.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随着该制度执行年限的增长,其效用在下降.农业人口在收入利益诱导下从农业部门流出,农业机械对农业人口存在着替代作用,客观上佐证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显现的激励和效率.
土地产权、经济效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人口
49
F321.1(中国农业经济)
201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