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基督宗教报刊的创办与发展——以海洋亚洲为视域
传教士创办的报刊是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和亚洲传播的重要媒介.近代以来,基督宗教报刊沿着海洋逐渐在亚洲不同国家或地区出现,并以沿海城市为中心,形成了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其方向大致是从东南亚一带延伸扩展至澳门、香港乃至中国本土的广州,再北上上海、天津,并以海洋中国为基地向内陆和周边地区辐射.虽然这些基督宗教报刊出自西方传教士,但对海洋亚洲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涉入却无法超越固有秩序,这便要求基督宗教报刊及其创办人在书写和言说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中国以及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主体性.首先,这些基督宗教报刊不仅仅是对中国以及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而且是以互动的方式探寻当地人对于基督宗教、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的接受途径及其效果.其次,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们放弃了以讲经传道为主的宣教策略,转而关注中国和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时局动向,将基督宗教塑造成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上述做法也使基督宗教赢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先进知识分子的好感.一方面,他们通过阅读报刊等从基督宗教中找寻救人、救国、救世的真理;另一方面,他们还将这些基督宗教报刊当作自身赖以生存的舆论平台.他们不但演绎了独特的家国情怀,还在与基督宗教的对话中充分伸张了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加快了基督宗教报刊与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融合.基督宗教报刊在海洋亚洲的传播既是基督宗教在世界扩散的重要动力,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同程度地改变着中国和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各界人士理解和接受基督宗教与西方文明的方式,还成为现代文明的成长要素.
海洋亚洲、报刊媒体、基督宗教、东西方交流
46
K2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2009年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海洋亚洲:近代基督宗教发展的历史省思——以澳门、香港、广州、宁波、上海、天津为中心的考察》成果之一
2013-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