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锣鼓乐意识——口述材料的双重阐释
文章基于两个山西锣鼓乐种的采风材料,其中包含作者自身采风中对锣鼓乐表演的观察、体验和采风中局内人的口述材料,讨论了两个锣鼓乐种在演奏风格上差异的原因,并解读和阐释局内人口述材料中所反射出的文化和社会观念.作者首先对两个田野材料进行了客观描述,之后(第二部分),从学理层面把口述材料看成是局内人的自我阐释.自我阐释虽然不能完全对一个乐种的历史进行立论,却体现了局内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为学者的学术阐释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的第三部分转向学者们的学术阐释.作者勾勒了学者们对中国鼓乐和锣鼓乐的认识,提出在两个山西锣鼓乐种中所领悟到的"善良""孝顺""土地""社群"等社会文化内涵.
威风锣鼓、转身鼓、锣鼓乐、双重阐释、善孝观念
169
J607(音乐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ZD16
2023-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