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音乐"的音响丰碑——杨·罗宾大型管弦乐《纪念碑》的音乐分析
由于作曲家的创新意识使然,音乐史上每隔几十年就会出现一个新流派.继频谱音乐之后,新音乐流派"饱和音乐"大约于2005年在法国诞生.三位饱和主义作曲家代表人物之一杨·罗宾(Yann Robin)的大型管弦乐作品《纪念碑》(Monumenta)一经首演,即引起欧洲乐坛的极大反响.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显著新流派特征的成熟作品,它跳过了极端流派通常需要经历的试验阶段.文章拟从"套娃结构""饱和音响""蠕行混沌""拉伸插值""机械运动"与"内部循环"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分析,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增进读者对"饱和音乐"的了解,以便大家对这一新流派进行更深入与广泛的研究.
饱和音乐、《纪念碑》、饱和音群、拉伸插值、负和弦、蠕行混沌
167
J614.3(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2022-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56-6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