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论“喉啭”生律对于西北苦音的发生学意义

引用
苦音音调的音阶形成经历了口腔生律→律印于器→以耳齐其声→律制变通的过程.苦音音调最迟在汉代,伴随傀儡戏等歌舞戏形式经“阿尔泰蒙古音乐文化圈”传入中原.随着文化交融的深化,作为丝路上的特殊表演方式,人声呼麦和乐器呼麦随之进入中原,对中原,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呼麦中泛音声部的第6-12号泛音为框架,形成了西北人民熟悉和热爱的以徵调式为原生主调的苦音音调,最终经整合调归般涉,进入唐宋燕乐二十八调体系.

丝路交流、喉啭、第6-12泛音组、闰(第7号泛音)

J607(音乐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

2020-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49-16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001-9871

11-1183/J

202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