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9871.2002.01.006

奚琴、嵇琴、胡琴名实考论

引用
本文引进历史语言学和文化学方法,并利用新发现的文献材料以阐明并推定如下结论:1.唐宋”嵇、奚”同音,嵇琴即奚琴,”奚”为本字;隋唐陕甘晋边鄙的奚部史称”稽落”,奚琴当经”稽”而讹”嵇”.2.后汉魏晋北朝时期,”胡”逐步专指西域以及中亚部族,”奚”成为东胡鲜卑后裔的自称;3.隋唐”胡琴”的词义经过了初作”胡琵琶”别称而衍生”忽雷”另称,再泛指或虚指”胡人弦鸣乐器”.4.奚琴的琴筒及琴杆的分离型组配,与中原古典弦鸣乐器的形制迥然不同,排除了奚琴类乐器是中原古典弦鸣乐器后裔的可能.5.马尾胡琴由党项所制或传入;奚琴形制仿借和弦间轧法的形成,再以马尾胡琴的弓弦与之相配则成为汉地二弦的雏形.

奚琴、奚部、稽落、嵇琴、胡琴

I20;J60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98SJB 760002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6-6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001-9871

11-1183/J

2002,(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