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56/j.cnki.1002-2406.20230402
基于cAMP嗅觉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靶向通窍针法干预嗅觉障碍小鼠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cAMP嗅觉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靶向通窍针法干预嗅觉障碍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靶向通窍针刺组和药物治疗组.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制作嗅觉障碍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干预,药物治疗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4.55 mg/(kg·d),靶向通窍针刺组选取印堂、四白、迎香、列缺、合谷和风池穴针刺,各组连续治疗1个月.期间观察测定各组小鼠的埋食时间,并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治疗前后cAMP浓度,探讨cAMP信号转导通路在靶向通窍针法干预嗅觉障碍中的作用.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AMP浓度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靶向通窍针刺组cAMP浓度高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0.05),且与药物治疗组相当.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埋食时间显著延长(P<0.01),靶向通窍针刺组小鼠埋食时间与模型比较显著减少(P<0.01),且与药物治疗组相当.结论:靶向通窍针法可改善小鼠的嗅觉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靶向通窍针法上调嗅觉障碍信号转导通路中的cAMP浓度有关.
嗅觉障碍、cAMP、靶向通窍针法
40
R730.53;S854.43;R11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JR10RA339
2023-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