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406.2005.06.020
利用文献研制治疗风痰瘀血型缺血性中风病的方剂
@@ 缺血性中风病(脑硬塞)以其发病率高、病势急、病死率高、后遗症重、最佳治疗时间短的特点而成为临床的难治病,始终是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近年来又呈现出发病年龄年轻化、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脑梗塞后,缺血中心区的脑组织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坏死,而处于低灌流状态的周围区(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则结构尚完整,功能受到抑制,损害相对较轻.中心区已经坏死的脑神经细胞不易再生,没有治疗价值;而如何抢救半暗带内处于"休克"状态的神经元是决定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键.脑缺血缺氧后,半暗带内的神经细胞发生酸中毒、自由基、兴奋性毒性、凋亡等一系列损伤级联反应,多数治疗手段都是围绕着尽快恢复局部脑血流量、减轻或阻断损伤级联反应而采取的.
缺血性中风、方剂、文献、风痰瘀血型
22
R289.9(中药学)
2005-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