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丹参-川芎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TCMSP数据库筛选并收集丹参-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标,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利用Metas-cape 数据库对丹参-川 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靶标进行 GO 分类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UCSF CHIMER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最佳的结合靶点.通过细胞实验验证丹参-川芎药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从丹参-川芎中共得到72个候选活性成分,包括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内酯、杨梅酮、丹参新醌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潜在作用靶标67个,包括AKT1、IL6、VEGFA、MAPK1、TP53等,主要的信号通路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NF-κB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的调节等信号通路.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川芎药对可减少巨噬细胞的泡沫化,降低AKT1、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抑制VEGFA的蛋白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论: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1、ERK1/2、VEGFA的蛋白表达有关.
丹参、川芎、药对、动脉粥样硬化、蛋白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38
R285.5;R734.2;R54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
2022-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