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抗偏头痛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及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确定川芎对偏头痛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并建立该有效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比较川芎各有效部位的镇痛效果,并通过HPLC对各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川芎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有效部位.采用GS-120-5-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进行不同产地川芎乙酸乙酯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并对所得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川芎各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石油醚部位主要为脂溶性成分,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以及正丁醇部位既有脂溶性成分,也有水溶性成分,但含量有所差异.结合药效学试验结果分析,川芎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有效部位;24批川芎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共确立了8个共有峰,建立了川芎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通过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指认了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4个特征峰.24批川芎乙酸乙酯有效部位的相似度在0.967~1.000之间.对8个共有峰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综合评判得分在-0.584~1.145之间.结论:川芎乙酸乙酯部位是抗偏头痛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以为川芎乙酸乙酯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全面的信息.
川芎、偏头痛、乙酸乙酯有效部位、HPLC指纹图谱
36
R285.5;R697.33;R979.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学术骨干项目;四川省科技厅扶贫项目
2020-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