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节炭活性部位止血机制的研究
目的:确定藕节炭止血作用的有效部位和成分的基础上,探讨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的止血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 10.8g/kg),连续给药1周,末次用药后1h,0.3%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0.109 mol/L枸橼酸钠抗凝(1:9体积),3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含量,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EDTA-Na2抗凝,3000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放免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a.结果:三个受试药物不同程度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浓度;提高血浆血栓烷B2含量,降低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可见三个给药组不同程度提高血小板聚集率,对各受试药物进行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观察,可见血液粘度不同程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不同程度延长.结论:藕节凝血作用靶点涉及到凝血、抗凝及其血栓形成的整个过程,并由此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起到凝血的功效.但其有效成分表白桦脂酸的凝血作用靶点少,可能只对凝血、抗凝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某些部位起作用.
藕节炭、止血作用机制、活性部位
27
R285.5(中药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B006-02
2011-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