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13/j.issn.1673-4890.20200515009
茯苓的生物学认识与生产方式历史沿革
通过分析历代本草文献,结合真菌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对历史上茯苓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描述进行科学阐释;系统梳理茯苓生产技术、优质产地和品质评价的历史变迁.研究发现,我国很早就有对茯苓菌丝、子实体和菌核的观察描述,约1500年前出现茯苓人工种植的记载.随着对茯苓生物学认识的深入,种植、采收和加工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受制于松木资源、种植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茯苓优质产区多次变迁.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茯苓初加工的专业化要求,产地与初加工分离,形成了专业的加工集散中心.研究认为,茯苓生态适应性广,生产加工技术是茯苓品质重要影响因素,科学融合及阐释传统品质评价方法是现代茯苓品质评价的研究方向.
道地药材、子实体、菌丝体、产地变迁、产地初加工
22
R282(中药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培养项目;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
2021-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88-1895,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