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13/j.issn.1673-4890.20191202004
微山湖地区宽体金线蛭的群体考察与产茧后药材质量评价
目的:建立科学的宽体金线蛭种蛭筛选原则,并对产茧后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从微山湖地区采集野生宽体金线蛭1193条,对体质量和生殖环带发育等群体特征进行考察.将种蛭分为10、15、20 g 3个试验组,建立卵茧成熟度观察方法以判断适宜的挖茧时机,通过产茧数、茧体积、出苗数等指标考察体质量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影响.依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产茧后水蛭药材的性状和抗凝血酶活性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微山湖地区宽体金线蛭野生种群的体质量普遍较小,15 g及以上的种蛭仅占样本群体的19.53%;宽体金线蛭的繁殖性能随种蛭体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20 g试验组的产茧数(5.9个)和出苗数(37.3条)分别是10 g试验组的1.59倍和1.45倍.产茧后种蛭的死亡率和体质量损失率可高达37%和59%,药材厚度仅为产茧前的49% ~72%,腥味散失严重、脆度下降,但产茧前后抗凝血酶活性变化不大,均为3~5 U·g-1.结论:微山湖地区野生宽体金线蛭的种群有退化趋势,建议使用15 g及以上的种蛭进行繁殖生产.产茧后药材的商品规格和等级较低,不适宜作为饮片直接用于临床.
宽体金线蛭、微山湖、群体考察、繁殖性能、质量评价
22
R282.3(中药学)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4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