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13/j.issn.1673-4890.20180820002
雷公藤柱层析中段和末段组分的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比较雷公藤柱层析中段和末段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评价中段和末段组分的毒性强弱和毒性物质基础,初步探讨中段和末段组分中成分与毒性的关系.方法:HPLC法测定中段和末段组分中6个有效成分(毒性成分)的含量.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SD大鼠单次灌胃中段和末段组分,观察急性肝损伤情况.给药后48 h眼眶采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肝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检测中段和末段组分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中段和末段组分中所测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LD50分别为297.551、558.578 mg· kg-1.大鼠灌胃后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段组分的高、低剂量组和末段组分的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P<0.01),明显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P<0.01).结论:雷公藤柱层析中段组分毒性强于末段组分,毒性物质基础以二萜、生物碱类为主,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肝损伤,毒性成分与毒性存在量效关系.
雷公藤、柱层析、中段和末段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急性毒性、急性肝损伤、细胞凋亡
21
R285.5(中药学)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科技计划项目YP201708
2019-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9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