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669.2022.01.012
从"年""岁""祀"看先秦时期如何过年
古代的年节礼俗,多与庆祝农业收获有关.甲骨文"年"除了表示本义的年成收获和表示引申义的年岁时间外,还没有形成后世所谓年节意义上的"过年"概念.甲骨卜辞中常见"求年""受年"及"受黍年""受稷年"等辞例占卜,正是用"年"字的本义,即卜问农作物庄稼的收获年成."祀"既表示祭祀,也表示周祭祖先神灵一遍所用的时间."年""岁""祀"在商代晚期都可以表示年岁的意思.先秦时期的"改岁"就是过年.年终岁尾的祭祀,主要是蜡祭和腊祭,蜡祭是为了农业丰收而祭祀农业百神(诸虫),腊祭是用狩猎所获野生动物腊肉祭祀祖先神.到了秦汉时期,腊祭几乎完全取代了蜡祭,成为过年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本来只与祭先祖的腊祭有关的腊日,到了汉时已与祭百神的蜡祭含混为一了.
先秦、年、岁、祀、蜡祭、腊祭
10
K877.1(中国文物考古)
2022-0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