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669.2021.01.006
殷周祭祖礼的因革与《周颂》的礼乐性质
《周颂》中不见祭祀周穆王及后世诸王的颂歌,这与周代祭祖礼的发展演变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殷周对抗之际,"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一方面消解了殷人天命神权的合法性,同时也让周人失去了"天宗上帝"的必然庇护.周人的先祖,尤其是文王与武王在不断被歌颂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周人实际上的保护神.但从祭祖礼的角度而言,周初一方面损益殷礼创造"配天而祭"的祭祖礼仪,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遵循着"祭不过三代"、重视近世祖先的习俗.随着时世推移,文王、武王先后超出了近世三代之祖的祭祀范围,而政治上仍然存在着推崇文武的强烈需求.于是,融会整合两种礼俗,推尊文王、武王为"百世不祧之祖"的昭穆制度应时而生.通过昭穆制度,周初就已成熟的祖神分离思想最终落实在礼的实践层面上,通过神化后稷、文王、武王以配天的郊祭与专祭祖先并重视三代近祖的庙祭表现出来.这一次对祭祖礼的融会整合,确立了周人礼乐精神中"雅""颂"分立的核心本质,以告功娱神为目的郊祭之乐"颂"随着郊祭礼仪的稳定趋于定型,以"立政"为目的、"言王政之所由兴废"的"雅"乐由此开始走上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
《周颂》、祭祖礼、昭穆制度、郊祭、庙祭
9
I206.2
2021-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