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669.2018.04.009
大运河遗产化与当下的中华文明复兴 ——兼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关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大运河以航运、防洪、灌溉和生态涵养等功能,成为华夏腹心地带的主动脉.漕运功能终结后的大运河开启了遗产化过程,实现了运河功能与价值的延伸与转化.以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标志,中国大运河蕴含的突出而普遍的价值开始在更高层面更广泛地被世人关注、研究和弘扬,其保护与活用问题也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一是要充分认识运河功能的变与不变;二是要处理好运河本体与其荷载的信息、价值以及人的需求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本地需求与外来旅游等关系;三是探索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缔结人与运河的新型关系,形成对运河文化带的全面深刻认识和系统科学定义,将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国家中东部复兴战略的核心和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地标性工程来建设.
中国大运河、漕运、遗产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华文明复兴
6
G122(中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研究"资助课题17@ZH018;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课题2017-JBKY-19
2018-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