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669.2016.06.003
深化·拓展:西晋经学发展再考论
西晋是魏晋经学繁荣期,钩沉史籍,可考经学家90人,经学著作165种。其经学以《易》《礼》《春秋》最为发达,探求天人关系,恢复伦理秩序,镜鉴历史教训,追求国家一统,是其主体思想倾向。其学术渊源,既受青州与荆州、蜀与吴的经学影响,也受河内玄学经学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调和诸家之说,寻求更为圆通的阐释范式,是其基本的学术倾向。在理论形态上由训诂章句而走向阐释义理,在意识形态上由学术化而走向政治化,是西晋经学的基本发展轨迹。这种特点的形成及其嬗变,有学术发展的内在原因,也有国家政治的外部原因。
西晋经学、思想倾向、理论形态、发展轨迹、历史动因
4
K237.1(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研究”08BZW032阶段性成果。
2016-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