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669.2016.02.002
中国考古学界国家起源探索的心路历程与相关思考
20世纪初叶至今,百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国家起源和早期文明史的探索历程,主要采用从成熟的国家社会所表现出的明显特征中探究早期国家某些本质的萌芽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在这一推论方式以及传统文明观的影响下,中原王朝中心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此后虽然出现了多种认知模式,但其基本思路和结论仍然认为各区域的史前文化虽相对独立,但联系密切,大体连续进化,对远古时期区域文化间在社会发展进程上的差距、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则一定程度上存在淡化和忽视.再加上理论上的缺陷、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和考古学学科的局限,中国国家起源的研究结论具有相对性和不可验证性.如果用东亚大陆来表述讨论的空间范畴,以公元前1800年前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的出现为界,就可以把东亚大陆的早期文明史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原(中国)王朝时代”和此前政治实体林立的“前中国时代”或“前王朝时代”.以此为界,东亚大陆的国家起源进程则呈现出非连续性和多歧性,不支持东亚文明与国家数千年来由小到大、单线进化的认知模式.
国家起源、东亚大陆、二里头文化
4
K87(中国文物考古)
2016-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