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519.2020.01.021
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建构:挑战和转向
在独立后甚至在危机后,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充分适应乌克兰民族的现状,对俄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采取相对包容的态度,使得乌克兰人在语言政策方面的对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二是改变乌克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记忆,摒弃苏联意识形态,转向欧洲思维,建立属于乌克兰人自己的战争史,从历史的深处挖掘国家认同的因素.三是通过网络社交群众参与,激发国民的团结和爱国热情,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同时也在网络层面采取“去俄罗斯化”的态度,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网络安全空间.乌克兰在国家认同的构建过程中,力求保持政治稳定和潜移默化的特点,保证了政策的平稳执行,但也使得政策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有效性明显不足.
国家认同、乌克兰、历史记忆
D751.13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6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