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县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与政策、行政与财政体制,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27个县级市和25个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县级政府多重角色选择与责任规避的机理,揭示了县级政府规避耕地保护的责任,导致耕地过度损失的原因,以及实施耕地保护县域补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迸一步探索了构建补偿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经济人的特性,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存在巨大收益差距,且地方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是其热衰于推动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补偿地方政府因保护耕地所导致的财政损失,缩小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边际收益差值;在省与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中设立耕地保护补偿项目,并以省内耕地现状数量与质量、人均粮食产量及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准,建立补偿资金转移支付预算模型,不仅具有客观公正性,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如果实施补偿,补偿资金成为耕地保护好且产粮多的县域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将会有效激励县级政府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土地资源、耕地保护、县域补偿机制、补偿模式
35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耕地保护县域补偿模式研究"13KJB17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镇用地合理扩张:动力机制及情景模拟"411015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多时态评价模型研究"41271121
2013-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63-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