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3219.2013.09.009
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层面才能做好的事情,但分权体制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应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让区域承担不同的责任,只是不同地区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容和任务方面各有侧重。各个地方要深入探析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研究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在一般规律下的特殊性。比如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区域只能就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某一些方面开展工作。还需强调一点,在政府主导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建设主体是单一的,其他建设主体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创新活动的结果,未能形成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的多层次创建架构,不利于调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主体的积极性。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形成多元主体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机制,除发挥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外,还要发挥职业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的作用。这些主体之间应明确权益,各司其职,共同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我个人认为,目前国际上,事实证明比较行之有效的技能工人培养体系大致有三类:一类是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建立的职业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一类是德国、瑞士等国家实行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双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一类是日本实行的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教育无非就是这三种体系的不成功的改造版。从职业教育体系与所在国家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看,三种职业教育体系都是本国各自制度、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产物,为本国工业化的进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国家整体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下,立足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传统,构建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成为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径。
区域发展、构建、职业教育、教育体系建设、其他国家、职业院校、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建设主体、企业为主体、经济和社会、中国特色、职业学校、文化传统、体系框架、社会组织、社会发展、培养体系、良性互动、国家建立
G4 ;TU9
2013-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