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法治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高中阶段法治教育目标:“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它强调:“”法治意识”体现当代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法治素养是现阶段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普通高中宪法教育的实践研究”D/2015/02/310
202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