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智慧教育理论最早由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提出.它是从智慧高度诠释教育本质,帮助人类唤醒智慧、消除恐惧、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与挖掘知识体系的教育形态.随后,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人文学角度探析智慧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使命,并从现象学视域提出以发展儿童学习意识为目标的智慧教育理论.该理论强调教育工作者应为学生营造充满关爱的校园环境,要将关心学生的存在和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个体全面成长.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根据此观点提出了平衡理论.他指出,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懂得平衡人与社会、自然间的利益,肩负起发展社会的重任.现阶段,伴随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及泛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理论被赋予全新的特征与内涵,即通过建立智慧教学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智慧学习.从宏观角度分析,智慧教育理论主要指教学工作者利用云技术、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教育信息工作,以此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方法与内容,以技术应用为主,增强高校服务职能,从而建立国际化、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智慧教育应以高新技术为主,以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为宗旨,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功能.
2020-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后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