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材信息 提升语言素养——结合2019年高考部分试题谈教学反思
高考改革已进行了多次,高考命题也历经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三个阶段.随着新课改“一体四层四翼”与“核心素养”的提出,高考政治试题命题实现根本性变革,由单纯注重学科知识的考查转向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并重的考查,从应试转向全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到“学科语言”,不可否认的是,培养高中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想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科学、充实的理论储备必不可少.一、尊重教材语言,夯实表达基础核心素养培育要在依托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从考试中可以看出,课程评价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核最基本的方面,且能力考核要求必须以基础原理为依托.因此,尊重教材语言,立足教材概念及原理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开展回到原点的思考活动,阅读教材时既要抓住关键字、词,又要关注句子表达的规范性、严谨性、完整性,还要运用综合思维方式统筹整篇内容,将没有意义的零散知识转化为有意义的整体知识.如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中,不仅要抓住“实践”这一关键词,还要建立起实践与认识的关联,将教学问题“获取认识的来源是什么”转化为“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
2020-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