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政治课堂的构建与反思——以“社会历史的主体”为例
一、案例背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第二框,主要内容是结合案例说明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首次上课时,我认真研读教材、搜集材料,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由于教材提供的案例很典型、活动较丰富,我基本上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虽然本框知识较为简单,课件图片、文字、视频应有皆有,我想尽办法调动学生,但学生参与积极性依然很低,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我不禁思考:课前准备相当充分,课堂教学为何一潭死水?通过学生课后反映,我才知道,教材上的案例和材料远离实际生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了课堂教学失败的根源,第二次上课我尝试用乡土资源和生活事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创造生活化情境,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活化、政治课堂、构建、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人民群众、教材、案例、历史、多媒体课件、有效激发、乡土资源、实际生活、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课堂气氛、课前准备、教学设计、回归生活、调动学生
G63;G62
2017-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