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
悟性包括感悟、领悟、思悟、醒悟、顿悟、渐悟等思维状态,表现为敏捷理解和瞬间把握事物及其本质.悟性思维是一种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凭直觉、形象、发散等极具个性化的认识方式感知事物,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思想,对事物敏捷地做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活动.有了悟性思维功能,便有了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世界上的发明创造以及对多元世界的认知,其实现都需要依靠悟性思维.
2017-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