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适位·适中·适应——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前者指直接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是学生学习、获取或内化的对象,如知识、经验、感受、体验、价值取向等.后者虽非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需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求.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说:“法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教学的生命又何尝不是这样.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资源能否为课程实施服务,关键在于怎么选择、如何使用、使用的效果如何,不用或选择、利用不当,其作为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和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具有教育性、抽象性、关联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其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要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及其与课程资源关系的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只有适时而行、适位而定、适中而用、适应而易,才能使课程资源的潜在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2014-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