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蔽’之旅”看文本教学的“奉读”——《云南冬天的树林》教学解读
笔者阅读了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文字绘出的图画”单元中《云南冬天的树林》一文.这篇冗长的散文是诗人于坚的力作,有着诗一般跳跃的感性语言和哲学意义以及知性特征,笔者不禁猜想这样意识流风格的散文是如何达到”文字绘出的图画”这样的境界的呢?用中国写意的手法肯定不行,文本的描述太过于饱满,感性和知性的语言交融在一起,让读者迷失在语言的深林里,很难形成简约而不失蕴藉的画面.因着文本的饱满”言语”,倒是可以试一试油画的风格,油画写实的逼真可以实现”光色影形”的表达,但文本的”知性养分”就很难传达.
文本、教学、云南、冬天、树林、语言交融、散文、油画的风格、哲学意义、文字、图画、感性、读者迷失、意识流、苏教版、中国、阅读、养分、文选、特征
G623.2(初等教育)
2012-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