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154.2015.06.017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复杂情感内涵.
2.能自主、合作学习文言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读出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对“闲人”的多重理解.
[教学准备]
要求预习,自主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流程]
一、导课
苏轼的“轼”为何意?苏轼为何字“子瞻”?
所学《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视是近视,注视,俯视;望是遥望.轼是车前横木,可登以瞭望,所以,苏轼字子瞻(瞻望).弟苏辙,字子由,车轮所由之迹.
夜游、苏轼、登轼而望之、自主、引导学生、情感内涵、教学准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合作学习、文言文、工具书、论战、近视、横木、车前、车轮
I20;I2
2015-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