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154.2006.05.020
让教学更民主更平等
@@ 有一次,我在教学<惠子相梁>时,有学生提出:课本把"惠子相梁"翻译为"惠子在梁国当宰相",而后面又说惠子是"战国时宋国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当时我一愣,备课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无法给学生以解释.我说:"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注意到.你的问题很有意思,课后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学生若有所悟.下课前,我要求学生回家阅读庄子的相关材料,加深对庄子思想的理解.第二天一上课,就有学生提出:梁,当时是宋的国都,课本上的说法是将国都代指国家,因而,书上的解释没有错.接着,又有学生阐述了相同的观点.我随即对学生深入研究的做法和不迷信权威的勇敢表示了肯定.发表见解的学生非常高兴,其他学生则瞪着钦佩与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过了一段日子,我教学<曹刿论战>前,请学生预习文章第一段.课上就有学生提出:课本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一句中的"信"解释为"实情",这是不正确的,根据上下文的语意,应该解释成"信用".在这以后,不断有学生提出与课本上或老师讲课不同的观点,先是字词的理解,句子含义的解释,到后来,学生对文章的人物、主题和谋篇布局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教学、学生、解释、课本、自相矛盾、庄子思想、相关材料、谋篇布局、上下文、主题、战国、宰相、阅读、信用、牺牲、人物、权威、迷信、论战、讲课
G63(中等教育)
2006-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