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卓教授基于“虚”“瘀”“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进展性疾病,由心肌细胞肥大、心室重构逐渐向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进展,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耐量减退和水钠潴留[1].慢性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患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调查显示,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为1.5%~2.0%,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中,10%老年人患有心力衰竭[2].据2018年《中国心血管报告》推算,我国慢性心衰患病人数达450万人[3].中医学无“慢性心衰”病名,多从“水气停滞”认识慢性心衰,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史大卓教授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病理生理认识,提出慢性心衰的病机是不同阶段“虚”“瘀”“水”三者间的相互转化,临床上正确分辨三者的主次关系,是辨证治疗本病的关键.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史大卓
40
R249;R541.6;R473.5
2020-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