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美国家心血管病报告要点对比解读及其启示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伴随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及老龄化进程而加快[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蔓延,中国已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因此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防治策略至关重要.2012年8月和2013年1月,中国和美国相继正式公布了各自最新的国家心血管病报告[2,3],两国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均更新至2010-2011年,具有良好的对比度.对中美两国最新心血管病统计报告要点进行对比解读,有利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中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现状、原因及发展趋势,且可为其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国家工业化、心血管病、统计报告、心血管疾病、中国、不健康生活方式、防治策略、中美两国、统计数据、生态环境、生活水平、流行现状、经济水平、发展趋势、老龄化、高发区、对比度、城镇化、美国、进程
33
K25;F4
2013-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