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3-5370.2006.02.003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群体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抑郁症群体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抑郁症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得到每个病例所属的证候,而后,比较不同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397例抑郁症患者六种证型构成从高到低依次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宁证(108例,27.2%),心脾两虚、湿浊中阻证(94例,23.7%),心肝气郁、痰浊阻滞证(76例,19.1%)、心肝气郁、经络不和证(57例,14.3%)、心肾两亏、气滞络痹证(34例,8.6%)和心肝气郁、化热扰神证(28例,7.1%).不同年龄或西医类型组(轻性、有或无精神病性症状性)的中医证型构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有无精神疾病家系史、单双相及首发或复发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结果基本符合中医理论的认识规律,为论治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抑郁症、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
26
R2(中国医学)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BS2002037
2006-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