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其中——重思先秦时期乐之情的哲学意蕴
情感问题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关于乐的探讨.本文从先秦经典中与乐之情相关的经验叙述出发,分析先秦思想家、尤其是儒道二家对乐之独特性的共同理解,考察乐情感的发生机制,以重审其哲学意义.《论语》首章"悦乐"之辨表明,相较于喜、悦等短暂性情感,乐是一种同时蕴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持续性情感,具有更长的时间性.通过对庄子"鱼之乐"故事等的重新分析可知,乐的这种持续性基于乐的非对象性,此时的人或物处于一种去对象化的、更适宜自身天性的生存状态中,突显出乐作为一种原初的、基础性的生存论情感.而借由《乐记》心物关系的阐释可知,此种非对象性的生存状态的实现建基于心与物的交融状态,心既不沉沦于物也不摒弃物,由此而乐在其中.
乐、情感、时间、心物关系、先秦
B22(先秦哲学(~前220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2022-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