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一体论的近代形态——理学视域下谭嗣同万物一体论的考察
谭嗣同在其"仁学"中表达了"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从表面来看,这是对宋明理学万物一体论的继承和发展,但实际上两者有着重要差别.在理论面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主要指向道德主体经过修养所达到的主观精神境界,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主要是在"以太""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的客观存有层面进行阐述.在价值指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始终坚持"仁"的特殊性和差等性,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将"仁"理解为消除人我之别的无差别平等.造成两者上述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宇宙论根据的不同:理学的万物一体论是建立在宇宙造化生生不息的基础上的,差异性是造化之必然,也是统一性之前提;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以均质无差别的"以太"作为宇宙本原,由此无差别同一才是宇宙的根本原理.
理学、谭嗣同、万物一体、差等、平等
B254(近代哲学(1840~1918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VJXT005
202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