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对“形而上”的辨析及其天道本体的确立
宋明理学与汉唐儒学的一个基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形上视角,因而,能否从形上角度重塑儒家的天道本体,便成为宋明理学超越于汉唐儒学的标志.在代表开创理学的“北宋五子”中,张载直面佛教的理论冲击,并在吸取佛教形上智慧的基础上,对天道本体展开了多重探索.在张载对“形而上”的辨析中,“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与“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代表了他对天道本体及其形成进路的思考,并由此甄别“太虚”与“太极”,最后以“太和”代表二者超越的统一;继而通过“其性”与“其形”的比较,将“太虚”与“太极”的统一拓展为一种本体宇宙论,这就成为二程“天理论”、程朱理气关系及其“理一分殊”说的根源.而由张栽提出的“诚明两进”,又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种不同的为学进路开辟了道路.
张载、北宋五子、形而上、太虚、太极
B244.4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明道学核心价值研究”编号2015ZDB008
2020-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