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清的基础经验与公共圈:海德格尔哲学接受的片段
海德格尔早期哲学在日本被接受与转化的情况,依接受者不同而有所不同.京都学派左翼哲学家三木清在诠释海氏解释学现象学之时,便同时对其进行转化并加以运用.三木将解释学现象学的基本概念Dasein、Sein、Existenz解释为现实存在、存在性、概念性,认为此三者必须和现象的三个特征(消灭性、况状性、虚伪性)进行互解.此外,他又将人类生命的操烦(Sorge)、情绪所包含的先有、先见、先把握(Vorhabe、Vorsicht、Vorgriff)和Dasein、Sein、Existenz进行连结,并主张对世界内存在(现象)的掌握必须对畏(操烦的根本规定)与逻各斯之间的张力关系进行考察.此接受与转化的过程,带出了人类生命中的各种“基础经验”(Grunderfahrung)与逻各斯(logos)或公共圈之间的辩证结构.此一辩证结构的诸发展,形成了三木哲学的特色.
解释学现象学、操烦、基础经验、逻各斯、公共圈
B313(亚洲各国哲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YJA720004
2020-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