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七篇与惠施考论
庄惠之交是了解庄子的一个视角,历来为学者所注意.《庄子》内七篇均与惠施有一定渊源:从《齐物论》《逍遥游》看,惠施于“齐物”有所得,庄子有所取鉴,但惠施所论不醇,“齐物”而不能“逍遥”,遂与庄子之学分道扬镳;《人间世》论士人进退存身“形就心和”之道,思想背景与惠施一类纵横策士有关;《养生主》论“无用”之“保身”,亦发端于《逍遥游》庄惠辩“无用”;《德充符》论“不与物迁、命物之化”之“德”,与惠施“弱于德”“逐万物而不反”形成鲜明对比;《大宗师》论生死哲学甚精,是庄惠围绕“鼓盆而歌”论生死的延展与深化;《应帝王》走向对政治的完全厌弃,汲汲于政治的惠施是一个主要参照点.但庄子创作七篇非因惠施,惠施亦只是庄子笔下众多“质”中之一员.
庄子、惠施、内七篇、庄惠之交
B223.5(先秦哲学(~前220年))
2020-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1-68